【2020年师德先进个人系列报道之五】
以生为本,当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
——访历史文化学院昌珍霞老师
自2014年入职韩师以来,历史文化学院昌珍霞老师就一直从事档案学专业的教学工作。在她眼里,教师就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个引路人,要怀着对学生的热爱之心,在课堂上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教学,在课下坚持以生为本,关心学生学习、生活和就业。

严谨教学 尽职尽责
档案学专业创立之初,专业师资非常短缺,作为仅有的2名档案学专业的教师之一,昌珍霞老师在初期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。昌老师说,刚开始一学期有4门新课,平均每周15节课。截至目前,昌老师承担过《档案学概论》《档案管理学》《科技档案管理》《档案保护技术学》等8门课程。尽管如此,昌老师一直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,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教学,这是她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。她认为,一个老师对待教学的态度必须是认真的,在教学上不能随意。除此之外,还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,做到关爱学生,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学习中能够有所收获。
基于知识的日新月异,昌老师特别关注学科的前沿发展,将前沿知识授予学生,并不断进行总结与反思,积累教学经验,通过小组汇报、有趣的实验活动、小组活动、视频、案例分析等辅助理论授课,通过课堂笔记、期中汇报、期末考试等丰富考核标准和内容。目前,昌老师所授课程的学生到课率非常高,课堂秩序和状态较好,深受学生喜爱。
专业建设 勇担重任
自档案学专业开办以来,昌老师一直积极参与专业基础建设,配合落实并执行学院领导安排的各项事项,制定并修订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、采购档案学专业图书资料;负责实验室平面设计和布局规划,负责相关项目申报材料撰写工作,负责实验室初期设备询价采购等。2017年担任档案学系副主任以来,她认真执行和完成系里各项教学组织工作,积极参与档案学系专业评估相关工作,制定和落实档案学专业大一导师制,为专业发展保驾护航;2018年还兼任实验室主任,负责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工作。
对于上级布置的任务,昌老师从不拖延。她说,很多时间都是加班加点挤出来的。“我觉得这只是一些很平凡的事情,我只是做好了自己份内的工作。”而恰恰就是细致认真地这些琐碎的事情,才能体现出一个老师的责任与担当。
关爱学生 守护成长
从教以来,昌老师一直担任档案学专业班主任工作,做到尽职尽责,关心学生,以生为本。她经常和班里同学一对一会谈,加强与学生的沟通,了解他们的学习、生活状况,及时关注学生工作、考研等相关状况,并即时为学生缓解心理压力。

每年新生到来,昌老师都会给新生讲授档案学专业的学习内容与实践内容,以及对学生的创新培养计划。因为档案学专业作为全国的小众专业,许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都是一知半解,希望通过这种专业介绍会,让他们能够在日后的学习当中会更有方向,学有成效。采访中,昌老师也对档案学专业学生的大学四年规划提出了自己的建议,她希望同学们不要辜负大学四年光阴,做好规划,使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实而有意义。大一应该建立好专业信心,树立专业兴趣;大二时便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训练,积极参与比赛项目和实习,加深对专业的认知以及对专业市场的了解;大三开始要尽快确定自己就业、考研或者考公务员的方向,提前做好准备工作;而大四就应该坚定地朝着既定目标努力。昌老师希望,同学们在经过专业训练后,能够带着先进的档案管理的思维理念,充实到粤东西北地区的档案管理队伍。
昌珍霞老师始终坚持以德立身,以德施教,自觉遵守和践行师德规范,工作尽职尽责,用爱关怀每一个学生。她脚踏实地,在三尺讲台上,勤勤恳恳教导每一个学子,守护着每一个学子的成长。